首頁 |
|
心遠地自偏
連綿的陰雨浸漬著整個三月,裹挾著貴陽地鐵2號線大干的氣勢撲面而來,壓抑的心情如天氣一般偶有藍天,在這并不熟識的貴陽,淅淅瀝瀝,尋尋覓覓。今天天終于放晴了,想為工作祭出一些學習狀態,更多是想讓自己沉淀一下,那些喧囂浮躁的心緒。
喜歡跳出事物本身來回看它,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或許更能世事洞明。毀掉你的不是你憎恨的東西反而是你所熱愛的,大學畢業分配到貴陽工作快8個月了。年少的我內心有時候難免有些浮躁,多愁善感,想家想爸媽,懷念大學無憂無慮的時光,但人終究要長大……詼諧的是如《平凡之路》唱的那樣“明明這就是我唯一要走的路啊”。人生總得走好要走的路才能走想走的路,我懷念在路上的味道,或許日后還會去西藏,珠穆朗瑪、南迦巴瓦、岡仁波齊、旁瑪雍錯、雅魯藏布......也會用鏡頭記錄生活,用圖片定格時光,但更重要的是能靠自己的力量平穩的站在大地上,有能力去做想做的這些事,努力學習,不是為了應付工作,為了興趣,而是為了能給自己搭建出一條通往未來的路。一個月并不長,但能做許多事,比如說拍一套寫真,陪同事逛幾次街,想通一些東西,我還年輕要走的路還很長,希望這一切并不遲。
沒有多少東西能一次就讓人墮落,勵志亦然,都是需要積淀的過程,堅持很苦也很枯燥,卻能在日復一日中收獲很多,厚積薄發是一種很美妙的感覺,越是深厚廣博的事物越是沉靜低調,如天地山川、日月星河,五行有序,寵辱不驚卻有著翻天覆地、移山倒海的力量。修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并不一定能帶來些什么,但是心里總是潛藏著超我的至善原則,可能正是如此,才能讓停留在自我和本我階段的修身有些盼頭吧,畢竟看得到希望終歸是件好事情。
一直不太喜歡城市的喧囂與紛擾,正如不喜歡貴陽陰雨連綿交通擁堵一樣,也不知道是不是哪根筋有問題,熙來攘往,人一多一吵鬧就覺得煩,誠然旅行確實能逃出鋼筋水泥的森林,尋一處幽靜去度時光,但時光并不會因為幽靜而變得安然,拖著疲憊的身軀上班,根本無法實現說走就走的旅行,沉溺在暫時告別現實生活的日子里只是一種逃避,久了會病也會與生活脫節。煙火俗世,超然物外者寥寥,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里,生理是基礎,自我實現是尖端,立足未穩談何功名所在,這也是為生活打拼的原因之一吧。
陶公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的生活并不適合現代,但是“結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”卻可以借鑒,“問君何能爾,心遠地自偏”。路漫漫,且篤行之。